期刊简介

  《协和医学杂志》为综合性临床医学专业期刊,依托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的多学科综合优势和专家团队,报道我国专科临床医师及医学生广泛关注的临床医学、转化医学、药学及与医学有关等边缘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进展及学术动态,旨在促进我国医学科学信息的交流,将《协和医学杂志》办成引领学术方向、倡导学术争鸣的高品位临床医学期刊。

往期目录

首页>协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协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674-9081
  • 国内刊号:11-5882/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协和医学杂志2014年第04期

晚期早产儿研究进展

王长燕;李正红;王丹华

关键词:早产儿, 晚期
摘要:晚期早产儿指胎龄为34~36+6周出生的新生儿,曾被称为“近足月儿”( near-term infant ),2005年由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讨会建议命名为“晚期早产儿”( late-preterm infant )。该提议主要基于两个理由:(1)胎龄34周是公认的产科干预界点,通常认为孕34周后胎儿发育接近成熟,不再采取积极干预以防止早产;(2)晚期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高于足月儿。虽然晚期早产儿死亡率较胎龄较小的早产儿死亡率低,但由于晚期早产儿数量较大,约占早产儿总数的75%,因而更大程度地影响早产儿死亡率[1]。在产科和儿科临床工作中,往往认为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差异不大,故按照足月儿对其进行护理和监护。但大量国外数据表明,晚期早产儿近期并发症,如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会使其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高,而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远期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重视晚期早产儿的监护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