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协和医学杂志》为综合性临床医学专业期刊,依托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的多学科综合优势和专家团队,报道我国专科临床医师及医学生广泛关注的临床医学、转化医学、药学及与医学有关等边缘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进展及学术动态,旨在促进我国医学科学信息的交流,将《协和医学杂志》办成引领学术方向、倡导学术争鸣的高品位临床医学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出版部门: 《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9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882/R

邮发代号: 2-719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1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协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协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674-9081
  • 国内刊号:11-5882/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协和医学杂志2018年第1期文章
  • 智能健康物联网系统对血脂异常人群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管理效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应用智能健康物联网系统对血脂异常人群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euticlifestylechanges,TLC)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2例血脂异常者作为干预对象,利用智能健康物联网系统(可穿戴设备、居家监测、智能APP)进行TLC健康管理,干预期为3个月,观察干预对象行为习惯(饮食、运动)与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对象的行为习惯观察变量总获益率为5.5......

    作者:徐腾达;郭璐;苏绍荣;杜颖;汪颖;王海涛;王振捷 刊期: 2018- 01

  • 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临床重要细菌耐药变迁:北京协和医院10年数据分析

    目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临床重要细菌在北京协和医院的耐药变迁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10年间临床分离的46168株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6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6168株非重复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6679株,鲍曼不动杆菌6422株,肠杆菌......

    作者:张小江;张辉;杨启文;王瑶;王贺;孙宏莉;刘文静;张丽;赵颖;刘亚丽;郭莉娜;窦红涛;肖盟;徐英春 刊期: 2018- 01

  • 中老年肾癌患者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老年肾癌患者内脏型肥胖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78例经病理证实的中老年(年龄≥50岁)肾癌患者资料.采用术前脐平面CT平扫进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总脂肪含量测定.内脏型肥胖以内脏脂肪占总脂肪的百分比表示.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临床常用指标及肥胖评估指标与高级别肾癌风险肿瘤分级的相关性.结果278......

    作者:杜依青;刘士军;叶雄俊;杨波;李清;于路平;张晓威;盛正祚;殷华奇;王强;秦彩朋;徐涛 刊期: 2018- 01

  • 机器学习在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及预测中的应用

    多模态磁共振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为大脑工作原理研究及脑部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当前多数神经精神性疾病的诊断仅依据其临床症状,缺少客观的神经影像生物学标志物.传统的基于组间比较的单变量分析仅能在组间水平进行推断,无法提供个体水平的诊断和预测,临床应用价值非常有限.机器学习技术可在不同水平对神经影像进行计算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规律从而有效预测和分类未知数据,找出与脑疾病高度相关的脑区特征,提供个体......

    作者:文宏伟;陆菁菁;何晖光 刊期: 2018- 01

  • 对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再认识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trophoblastictumor,ETT)是一类少见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来源于绒毛膜型中间型滋养细胞.ET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带来很大难度,确诊主要依靠手术病理诊断.虽然ETT生长缓慢,但相比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其恶性程度明显升高,某些ETT病例表现出侵袭性及致命的临床结局,一旦出现转移或复发,治疗效果通常较差.手术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蒋芳;向阳 刊期: 2018- 01

  • 孕妇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与管理

    近年来,孕妇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迅速,从胎心监护仪到多功能检查仪,实现了胎心、血糖、血压等指标的院内外监测与管理.孕妇可穿戴设备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医院和母胎联系在一起.本文介绍可穿戴设备及其关键技术,探讨面向妊娠期女性可穿戴设备的典型应用及医院产科的监护管理模式,并分析当前国内外孕妇可穿戴设备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朱元方;王文军;马亦良;吕羽;马良坤 刊期: 2018- 01

  •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

    深度学习技术,作为近几年人工智能热门的研究领域,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深度学习在很多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能力,在某些视听识别任务中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人类.在医学领域,深度学习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分析大数据,尤其是医学影像的首选方法.本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的历史与概况,结合国内外新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阐述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同时介绍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产品化应用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

    作者:夏黎明;沈坚;张荣国;王少康;陈宽 刊期: 2018- 01

  • 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影像分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分类、检测等任务中相对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2017年1月,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皮肤镜和临床皮损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代表了皮肤图像自动分析领域的新研究进展.本文从数据库建立、研究方法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等角度对这一研究工作进行解读,并分析国内皮肤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

    作者:周航宁;谢凤英;姜志国;刘洁;晋红中;孟如松;崔勇 刊期: 2018- 01

  • 中国罕见病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罕见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对罕见病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为罕见病研究提供了广阔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既往中国在罕见病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同时也面临着研究力量分散、资源整合缺乏等问题.随着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研究团体及个人对罕见病研究的重视及参与,中国罕见病研究正朝着协作、创新方向发展.未来的中国罕见病研究将从多个方面推进,为中国及世界应对罕见病挑战......

    作者:徐昊鹏;朱翀;弓孟春;张抒扬 刊期: 2018- 01

  • 前景与挑战:当医学影像遇见人工智能

    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降低医生工作量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综合诊疗上,人工智能可否给予医生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缺乏医学数据的积累和对影像报告的分析,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结合的模式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继续成为人类文明的动力之源.......

    作者:金征宇 刊期: 2018- 01